研究生会
榜样专访|山止川行,风禾尽起(2022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李润青)

回首来时路,慢慢又漫漫,漫漫亦灿灿。时光清浅,便点一盏灯深耕修读;山高路遥,便携一束花行而不辍。于硕果累累处,聆听榜样的声音;于繁花锦簇下,汲取他人之经验。今天,让我们走近李润青同学,看她如何以山止川行之诚,悟风禾尽起之势。

个人简介:

李润青,女,中共党员,2022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评获国家奖学金、威廉希尔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参加202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第八届老龄健康博士生论坛等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学术论文(独著)汇报4次。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SSCI)期刊中发表论文1篇。

1.如何写作和发表高质量论文是研究生们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学姐在研一期间就发表了SSCI论文,请问学姐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及研究主题的呢?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又是如何克服和突破的?有哪些写作心得可以分享一下吗?

能发表这篇论文也是经过了不断打磨、反复修改的。首先是在本科大四学年时,我就想到要做一些科研积淀,为研究生阶段做准备,于是尝试参加学术论坛并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朋友。与此同时,我正在帮一位老师收集课题问卷,在实践调研中发现了感兴趣的问题,于是跟朋友、老师商量后确定了选题。

从选题到最终发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一是在分析数据时发现跟之前的假设相差甚远,于是进行了更换选题、调整变量等;二是在投稿过程中被拒,更换不同的期刊,修改投递,最终历经一年左右才得以发表。我属于科研路上的小白,个人感觉恒心、信心、专心对于做好学术研究是很重要的。

2.学姐参加了许多场学术会议,在进行学术会议汇报的过程中,有哪些让学姐难忘的经历和收获呢?如果想要参与学术会议,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在参加学术会议的过程中,我有幸面对面接触了期刊上经常出现的专家学者,得到了与他们进行交流的机会。在汇报时,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研究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还得到了专业老师的点评。听其他老师、同学分享时,我也能够从别人的研究中拓展自己的研究思路。

如果我们想参与学术会议,尤其是想在会上做汇报并拿到一定的奖项时,首先要准备一篇质量不错的论文,其次要及时关注会议信息,在截止时间前进行论文的投递。当我们被选中进行论文汇报后,就可以着手准备相关的材料,把握好汇报过程中进步和提高的机会。

3.学姐不仅在学业上有非常出色的成就,同时也在院研究生会担任部门负责人。请问在您员工工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它给您带来了什么成长,您有什么经验想要分享给同样身兼员工工作的同学们呢?

研一这一年,我曾在院员工会作为部门成员,同时当时也作为学硕第三党支部书记,负责一些党务工作,因而时间也比较紧张。有时候也会因为工作与学习时间冲突感到烦躁,后来我意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映,是可以自我调整的。这段经历让我获得了历练和成长,它教会我如何协调时间,告诉我要理清重点,抓住主线。此外,当你选择了要做的事之后,一定要对它负责,做好手头的任务。可能有很多伙伴既想做好学习也想兼顾员工工作,甚至实习等,我只想说想得到的更多,就要付出更多,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

4.专业学习和员工工作都是非常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学姐是如何平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呢?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同样的时间,如果我们想要更多地用于学习和工作,那可能就会牺牲一定的娱乐休闲时间。当然也并不是一定要做苦行僧,我个人习惯于灵活地转换。具体来说,就是调动大脑不同的区域,让其始终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比如说当学习一两个小时后,就处理一些员工工作的问题;当眼睛盯书本、电脑时间过长后,就可以去洗衣服、买生活用品,这样交替进行就不感到累。

5.许多同学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会对自己研究生专业产生“厌倦”。了解到学姐是跨专业保研,学姐是怎么看待现在所学专业以及跨专业的?

我选研究生专业时其实并没有全面了解此专业,只是对其中一部分研究内容感兴趣,想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很多换专业的伙伴学习新专业后,发现它并不是完全如你所想,这个时候不要灰心,既然选择了就全力以赴。另外选择这个专业并不代表不能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是没有学科边界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做好本专业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涉猎其他专业,这也有助于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创新的思维方法。

6.大家身边都有很多优秀的同学,我们常常会在对比中发现自己不够优秀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学姐是怎样看待同辈压力以及如何调节的呢?

其实我们宿舍会“日常发疯”,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感觉身边的人好像都比自己优秀。当然偶尔会自负,觉得自己很优秀。这种心态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同学很常见的情绪,我们可以多跟同学朋友交流,在适当的吐槽聊天中“发泄”掉负能量,学习别人的优势特长,同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同辈压力就会成为一种促进我们进步的动力。

文:李润青

图:李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