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广大院士要勇攀科学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学派。”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语出《荀子·大略》。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能够深刻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够较好地解决事物的疑难。致知以求理为要,践行以克难为先。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治学之道。此道可分为博学与笃行两个方面,学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古人关于博学和笃行的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如何才能做到“善学者尽其理”?首先,要以“学而不厌”的态度泛观博览,不断学习,拥有广泛的知识储备,从而提升自我的学识和德行。《周易》大畜卦《象传》说:“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其次,要有化繁为简、融会贯通的能力。张之洞说:“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然必先求博,则不至以臆说俗见为通;先须求精,则不至以混乱无主为通。不博不精,通字难言。”
学问如何才能由博到精再到通?《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其看来,由博学到精通还需要经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层层淬炼。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须相结合,而思虑则须审慎,因为思虑过多则容易思绪纷乱而不能专一,思虑过度则容易不切实际而有失客观,而思虑肤浅则不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所以思之不可不慎,不得其法则徒劳而无益。只有审慎地思虑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当经历博学、审问、慎思之后,会形成一套思想理论和评判体系,而在将其付诸实践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明晰地分辨,亦即可行性的论证。“明辨”乃是治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笃行”的开端。
笃行之义包含两层,一是对常规之事能切实去做,持之以恒;二是对困难之事能不畏艰难,勇于承担。中国古人历来重视践行,如《论语》中的“力行近乎仁”,《墨子》中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子》中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等,都将践行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践行之难在于如何在困境中持之以恒。荀子云:“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君子要有恒德,不因遭受到困苦和艰难就改变自己的志向。只有拥有持之以恒、不畏艰难的品格才能敢于面对科学难题、攻克科学难题。
知难而进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提高国防实力,我国开启了原子弹的研究之路。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为国防大业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之中斗风沙战严寒。他们用铝锅炼制炸药,用手摇计算机、算盘和计算尺计算,顽强拼搏,自力更生,迎难而上,终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杂交水稻的突破、高铁技术的成熟、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等科技事业的进步,都是“善行者究其难”精神的生动体现。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推进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尤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核心技术的攻关,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将“善学”与“善行”有机结合。通过“善学”汲取中西古今之经验,奠定科研基础,通过“善行”不断克服困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最终一定会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作者董春,威廉希尔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21年07月13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