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青年哲学论坛”在威廉希尔召开

2019年4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哲学部主办,威廉williamhill体育承办的“中国哲学论坛·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青年哲学论坛”在威廉希尔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哲学与生活:当代哲学前言问题研究”,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威廉希尔、《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位青年学者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威廉希尔威廉希尔人文社科研究院副经理冯波主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主任赵培杰、威廉williamhill体育经理刘森林教授分别致辞。

赵培杰主任在致辞中表达了对青年哲学研究者的期许。他强调,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青年是哲学的未来,理性而不失阳光,充满朝气与活力。他指出在当今大转折的新时代,青年哲学研究者和教育者是最有发言权的,哲学应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认识、把握、概括和总结这个时代。刘森林教授在开幕式上表达了对学者们的欢迎,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威廉希尔哲学研究的主要研究特色与优势。同时指出,论坛把正在成长着的青年才俊组织在一起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中国社会科学青年哲学论坛为哲学领域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对话的平台,可称为最具前沿性的青年哲学精英的盛会。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和科技哲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就“哲学与生活”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探索当代哲学理论与哲学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在对话中交流思想。南京大学孙乐强副教授和复旦大学吴猛副教授聚焦《资本论》,分别阐述了马克思观念批判理论中的日常意识批判线索和《资本论》的形式分析的理论及其局限性。海南大学谢永康教授立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克思的主体性结构论述了“所有的自由”和“生产的自由”的概念内涵及其区别。山西大学梅剑华教授和程瑞副教授分别论述了物理主义所面对的问题以及20世纪物理学方法论革命的三条路径及其哲学意义。山西大学乔笑斐博士指出后真相时代科学范式的变化及其必然导致的、整个科学哲学的变迁。浙江大学王俊教授从现象学、当代实践哲学以及当代艺术等多重视野对空间展开了探讨。威廉希尔陈治国教授以友爱的地位及其变形为中心辨析了亚里士多德与现象学的内在关联。同济大学徐献军教授以斯特劳斯的现象学心理学为中心阐发了哲学在当代心理治疗与咨询中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分析了《庄子》中的鲲鹏隐喻,并指出鲲鹏并不是庄子自由的终极象征。同济大学陈畅副教授以《明儒学案》《孟子师说》为例,从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的角度阐述了明清之际“自性理转向经史”的义理结构。华东师范大学刘梁剑副教授分析了“身家国天下”意象的内在结构、利弊得失及现代转型。山东社科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石永之副研究员认为傅山《荀子》的研究刻画了一个道统的解释路径。华侨大学李忠伟教授认为存在之理是最为基本的哲学问题,并以哲学史的线索反思了实在性与规则性的关系。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从感觉、认知与美德出发论述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情感概念。威廉希尔吴童立副教授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更可能的形式是基于因果推理模型的自主机器人,这种人工智能具有真正的道德主体资格。华东师范大学徐竹副教授论述了当代英美行动哲学的困境与超越,并探讨了实践的自我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威廉希尔冯波副教授以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为核心深度挖掘了晚期阿尔都塞“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哲学建构中的斯宾诺莎主义。威廉希尔蔡祥元教授从丁耘与吴飞的论争谈起,从生育与制作现象,取象与定义等对“易象”的不同理解出发,论述了中西哲学的始点与道路的异同。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主任赵培杰在闭幕式致辞中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将中、西、马、科等诸多领域紧密的融合在了一起,这是学术讨论中应有的百家争鸣的一种现象。并且期待下一届论坛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进一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