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林安梧教授论“经典是一个生活世界”

 3月20日晚,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威廉希尔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做客“天人讲堂”第106讲,带来一场主题为“经典是一个生活世界——从‘当代新儒学’起论”的演讲。

 林安梧教授开篇指明经典儒学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由人的学问贯穿到天地的总体。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都牵涉到学问,但最重要的是在二者的基础上成为君子,即“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具体来讲,君子一则有学习,二则有朋友。继而,学之,觉之,习之而觉,觉之而说。能够共学,能够论道。其乐融融,生命的人格因此而有了自我完善的生长历程。此时,无所谓人知与不知,因为生命是一个通天地,通宇宙万有的相互感知的总体。在这个总体里,自有它的可乐处,有它的喜悦处。因此,问题就不是不是现实上人知与不知的问题了,人所不知,天地能知也。正如孔子所言:“知我者其天乎”。

 接着,林安梧教授表明讲此题目的缘由和必要性。林教授强调,他讲此题目就是想唤醒大家留意经典,以重视经典。经典不仅仅是白纸上的黑字(更早是写在竹简上),文字只是记录,更重要的是经典背后所折射出的一个生活世界。那么,为什么体会经典的生活世界是必要的?林安梧教授将这个问题放到了当代新儒学(自民国初年以来)的整个脉络中来思考。具体来说,当代新儒学为了克服民族生存的意义危机,一方面肯定了人的知性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更强化了人的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并且,认定整个儒学从先秦到宋明到当代是一脉相承的,即以道德主体为核心来建构这个世界。林教授认为,如今的时代,文明必须对话,宗教必须交谈,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往的东西不重要。如果没有唤醒自己文明的特性和可生长性,那么,交谈和对话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也就是说,失去自本自根、从自己土壤中长出的东西或者离原先的东西已经很远,文明的对话和交谈便举步维艰。而此恰恰牵涉到,我们整个文明的天地之德有没有恢复的问题,即是否注重经典以及能否真实体会生活世界的意义。

 随后,林安梧教授阐释了本次讲座的中心内容——“生活世界”和“意义诠释”各自的意义及二者的密切关系。他认为,经典是一个生活世界,而不只是材料。让经典表达自己,需要从存在的觉知到概念的反思到理论的建构。具体来说,“生活世界”是指我们的生活构成的世界,“生”是通贯于天地人我万有一切所成之总体性的创造性根源,是从可能性之中生发出来的。比如,一根小草从泥土中生长出来。“活”是以其身体、心灵通而为一展开的实存活动。“世”是绵延不息的时间历程,“界”是广袤有边的空间区隔。首先,“生活”是创造性根源,落实于人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实存而有,以其身体、心灵通而为一,因之而展开的实存活动。可以看到,林安梧教授在一个源头的意义上而不只是平铺的意义上言说生活,表明生活世界隐含着最终的“道”,“道”既是宇宙创造之动源,又是落实到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真实关怀。不是一个定义,也不是一个理论系统和知识系统。其次,“世界”是由此绵延不息的时间历程与广袤有边的空间区隔,时间历程本无区隔,空间之广袤亦本为无边,但经由人的智慧和知识而有区隔,亦因之而能交错。林安梧教授强调,生活之为生活是因为人之生而活,世界之为世界亦因人的参与能得交错,生活世界是天地人三才,人参与于天地之间而开启了世界。所以,我们该重视的是生命的历程,而不是知识逻辑的空间定位。而“意义诠释”指的是吾人以其心意,追求意义,开放的言说,道亦因之而彰显。“意”表意向,是由纯粹意向而走向一及于物的意识状态。“义”是由意向之走向一及于物的状态,因之而生的意义理解。“诠”是言权,是由意向、意义而开启的言说、徵符。“释”是释放,是由总体之创造性根源的道的彰显与释放。用一句话概括,“意义”就是潜意识到意识到意识之所及。

 最后,林安梧教授总结到,我们的经典(生活世界),需要将它诠释出来才能让它活过来进而上升到“道”,才能清楚、照亮、明白。同时这也是我们和其他文化进行交谈和对话的基础。而要想诠释必先亲近和了解经典,这项任务虽然艰巨但不是不可完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使这个经典世界活过来。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本期“天人讲堂”并作点评,听众与林安梧教授就“孩童读经典是否必要”、“国学热以及对经典的误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