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19:00-21:00,“人文化成”系列讲座(第八季)第五十九讲在线上举办。本场讲座由威廉希尔儒学高等研究院的黄玉顺教授主讲,主题为“存在论的汉语哲学诠释”;威廉希尔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的董春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由威廉希尔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以及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和bilibili网站进行了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师生及社会各界的中国哲学爱好者在线聆听与交流。讲座开始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经理刘震教授对“人文化成”系列讲座的宗旨、活动内容做了介绍。
近年来,汉语哲学已成为学术界的热议焦点,其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汉语特有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去探究哲学问题。鉴于“存在”是哲学的最基础的问题,故从汉语哲学的视角来解读存在论,无疑是当前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黄玉顺教授首先借助海德格尔对传统形上学的反思,指出了哲学中一直以来存在着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混淆了存在和存在者,将存在作为对象去进行研究,使得我们遗忘了存在。黄教授首先对“本体论”(ontology)和“存在论”(being theory)做了严格的区分:ontology指的是传统意义的哲学本体论,也就是思考形而上的存在者的理论;而theory of Being或者更为简洁的一点来讲是being theory指的是思考“存在”、为传统ontology奠基的理论。我们只能追问“存在者可以可能”,而不能追问“存在是什么”;而对于“存在者可以可能”问题的答案只可能有一个:“存在”。存在是什么呢?什么都不是;在这个意义上,“存在”是“无”。
在此基础上,黄玉顺教授对通过对汉字“生”“在”“存”“活”本义的诠释,为我们进一步解释了“存在”观念的内涵。黄教授对这四个字之解读,均围绕《说文解字》而展开。他首先从“生”字之本义出发,认为“生”字的内涵并没有物我之别,透露了我们远古先民的“存在”观念,即“无分别”的“混沌”,这才是一切存在者的大本大源。其次,“在”字之内涵也是如此,意味着草木、人以及万物这样的存在者都是由前存在者的存在“生”出来、然后“在”的,故“在”也是“浑沌”,是“无分别智”,是前存在者的“存在”观念。再次,“存”字有两层存在论意义:第一是人与草木、人与非人的共在;第二是存在即爱、爱即存在。因此,黄教授提出,从“在”字可以看出儒学的一个最具有本源性的观念,即:仁爱与存在是一回事。最后,黄教授对“活”字进行了分析,认为“活”作为“水流声”,其存在论意义在于“命”之“口令”:人之所以能够生活、存在,乃是“天命”赋予的,即“生之谓性”、“天命之谓性”,这就叫作“死生有命”。
在讲座的尾声,黄玉顺教授与在线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围绕着汉语哲学的独特价值、“存”字是否内涵着人与草木的二分、如何避免“本体论”与“存在论”的混用、汉语哲学与汉字有着怎样的内生性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本次讲座不仅对汉语哲学中的“存在论”进行了一个严格的定义,而且诠释了汉语哲学的几个核心观念,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观点的平台。与会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他们对汉语哲学的存在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汉语哲学的核心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讲座的严谨性和深度令人印象深刻,使得与会者们在思考汉语哲学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文:封莹
审核: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