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威廉希尔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合作主办“经典诠释与中西思想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威廉希尔、北京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近3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采取线上形式。与会学者分别围绕经典、经典诠释与思想文明的关系,中西文明互鉴与思想创新,中西思想文明互鉴视域下的经典诠释,中西思想文明互鉴的历史与理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在会议开幕式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伟研究员和威廉希尔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治国教授分别致辞。孙伟研究员认为,依据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相关重要论述,即“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涉及到一个重大时代命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通过中外思想文明的互鉴,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学术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尤其就哲学学科而言,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在各自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哲学经典,既是人类思想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代条件下各种思想文明之间进行交流、互鉴从而进一步蓬勃发展的媒介和源泉。
陈治国教授在开幕辞中首先概略地介绍了威廉希尔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陈治国教授指出,经过近十多年的耕耘、积累和发展,威廉希尔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现象学与儒、释、道各家思想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融通。另一方面是中西两大思想文明传统各自的源头性或典范性的哲学形态——古希腊哲学和早期中国哲学——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这两个方面都涉及到学科融合、文明互鉴的的思想进路和治学特色。其次,陈治国教授简要回顾了中西文明互鉴的历史。他指出,从历史上看,如果从十九世纪下半叶算起,中西思想文明互鉴或者说跨文化语境下的哲学比较与对话,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历史上,我们的先驱和前辈创建、积累了一系列丰硕、厚重的成果。另一方面,如果从时代的要求以及更高的期待来看,中西思想文明互鉴的学术事业应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项事业仍然需要更多的学者和机构来不断将其推向更加广阔的境界。最后,陈治国教授阐释了在哲学领域展开中西思想文明互鉴的基本方式。他提出,在哲学领域展开中西思想文明互鉴的研究,可能有多重类型,但比较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学者个体同时对中西哲学两大传统或者对这些传统的某些领域做出精当、厚实的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客观、平实、理性的沟通性或互诠性对话。另一种类型就是有着不同学科背景和专业训练的个体之间或机构之间围绕某些共同议题或事物本身进行合作性对话沟通,带来相互的启发和触动,进而促进彼此对事物本身的理解。这两种进路虽然有所不同,但也相得益彰,各有所长。陈治国教授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无论是在本次会议上,还是在以后的交流合作中,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通过真诚、坦率和友善的切磋与对话,把跨文化语境下的经典诠释和中西思想文明互鉴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境界。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四大场次的学术报告和讨论。第一场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主持。在这一场会议上,首先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洪汉鼎先生以《中西文明互鉴下的经典阐释学》为题做了重要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洪先生回顾了百年来的中西古今之争,并结合自己所着力研究的哲学诠释学,简要阐明了及中国的思想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教授做了题为《重返经验的可能性——中国哲学的哲学史底色及其反思》的报告,着重讨论了“克服疏离并重返当下经验、激活哲学思考在中国的理论活力的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报告题目是《<中庸>诠释与中西比较宗教视野中的祖天之意》,他从祖天之意的角度对《中庸》进行诠释,进而试图让古典的祖天意识在中西比较互通的境遇当中生成和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宋宽锋教授做了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报告,指出了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三种可能的模式:本质主义的模式、以个别中西哲学家之哲学为研究对象的模式与以问题中心的模式。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高海波以《宋明理学与西方意志论比较》为题目的报告,指出了在西方哲学特别是康德哲学中关于意志的相关论点,并以此来关照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中关于志意问题的探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孙伟研究员做了题为《欲望还是理性?——朱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动机说之比较》报告。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动机解释更像是对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道德动机生长发展的自然进程的描述,而朱子的道德动机则更像是描述一个人在理性成熟之后的状态。
第二场会议由威廉williamhill体育李章印教授主持。首先,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陈赟教授做了以《仁性意识、中道原则与生存真理的儒家形态》的报告。陈教授认为,“任何一种生存真理都并不占有真理的全部领域,而是在其不同的情境下而有不同的意义”,”立足于中道真理,向着人学真理与救赎真理开放,以这种方式才是现代意义上执中之道。”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清良教授所做的题为《论我国早期“知人”观及其对“知言”观的影响》的报告指出,“知人”观最早由同为舜帝大臣的皋陶和禹明确提出。后来,经夏、商二代的传承与发展之后,西周的“知人”观仍继承了这些基本观念,但因更注重“宅心”“考志”而有了更全面且深刻的发展,所谓“知人”之“哲”也成为了更为难得的“见微知著”的天赋能力和实践智慧。威廉williamhill体育陈治国教授做了题为《作为沉思活动的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理论及其中国意义》。在报告中,陈治国教授首先阐述了关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念两种主流解释立场即包容主义和理智主义之争。不同于包容主义以及理智主义的某些折中方案,陈治国教授从《尼各马可伦理学》关于幸福定义的辩证法探究进路、功能论证蕴含的诸种理论科学基础、沉思活动的展开方式和主要特征、体现实践德性的活动对于沉思活动的依赖性等方面,辨明了一种严格的理智主义解释立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文明互鉴进程中创造性促进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和发展事业等语境下,这种严格的理智主义幸福理论所可能具有的重要意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程倩春研究员做了以《达尔文的进化观》为题的报告,对达尔文进化观的确立、基本内涵与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做了详细的阐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文军助理研究员做了题为《康有为三世说探析》的报告。他认为,“康有为的三世说颠覆了公羊三世说的理论旨趣,也对儒家经典的权威性以及传统文明史观造成了较大影响。然而,在文明危机的时代语境下,康有为的理论建构其实也蕴含着保存孔子之教,进而实现华夏文明的现代转生的艰难运思。”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静助理研究员做了题为《郭象哲学的极:有限与无限问题》的报告。她认为,“极”是理解郭象哲学体系的一把钥匙。
第三场会议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玉峰研究员主持。首先做报告的是威廉williamhill体育李章印教授,他的报告《是从存在之历史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以海德格尔的“存在历史之思”为基本的理论视域,着眼于存在历史的“第一起动”(第一开端)和“第二启动”(另一个开端),力图揭示出中国古代可能发生的存在开端事件,进而探讨在这一“新的”存在历史中,中国古代的科学可以获得的合理性根据。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张志平教授做了题为《人的尊严现象探析——兼论康德的尊严观》的报告。张志平教授认为,康德虽然从现象人的角度出发完全否认了人具有高于万物的禀赋,从而否认了人具有尊严,但是,从本体人的角度,康德又赋予尊严以一种人人皆有的绝对性。而“从现象学的角度看,人的尊严离不开人对尊严的意识,而尊严意识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性现象,它涉及到自我和他者在彼此的关系中如何存在的问题,并因此是关系性的、自我朝向他者的一种开放意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方圆助理研究员所做的题为《浅谈宗白华中西思想互鉴下的形上学观点》的报告认为,通过宗白华思想中的空间意识问题,“可以更透彻地认识到中西美学审美理想的根本差别。”这就是说,“宗白华已经在自己的体系里将中西方的思想互鉴,形成了一个自己本体论的根基,并且是运用这个根基来研究和分析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杰助理研究员在题为《关于僧肇的<不真空论>》的报告中认为,“自虚即当体即空,不空而空,空而不空,空亦空空,舍二不执中。而“融通老庄、解空第一、辩才无碍、文采华美的僧肇,对中国佛教思想史影响深远,不仅为佛教的中国化开拓了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的道路,也为日后兴起的天台、华严、三论,尤其是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不同程度的奠定了理论基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双洪女士副研究员的报告《古代面相与现代智慧——培根<论古人的智慧>》绎读》认为,培根通过他的《论古人的智慧》,“以解释古人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宗教和科学的态度,他认为宗教和经院哲学都是阻碍科学发展的力量。培根将他将对物质、自然的探究,对科学的力量发现,对宗教的微辞都隐藏进了古代寓言的解释当中。”
第四场会议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双洪副研究员主持。首先由东北师范大学哲学院刘金山副教授做了题为《论休谟哲学的三种解读进路》的报告。他指出,“怀疑主义解读”、“经验主义解读”、“自然主义解读”是对休谟哲学的三种传统解读进路,但经验主义解读是对休谟哲学的唯一恰当解读进路。经验主义解读能够兼容休谟哲学的怀疑主义因素和自然主义因素,但不能兼容对休谟哲学的怀疑主义解读和自然主义解读。威廉williamhill体育博士研究生买买提依明做了题为《隐匿性在海德格尔早期现象学中的发轫》的报告。他认为,海德格尔基于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让“显现”中的“不显现”在对实际生命的现象学研究中得到了具体化。基于自己所确立的现象学任务,海德格尔考察了“实际生命”这一基本现象的显现方式即“实际性”。通过这种考察,“实际性”被现象化为实际生命之自身无化着、自身沉沦着、自身遮蔽着的运动性。这一运动性在发生之际隐匿自身本己的现象性。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文增助理研究员在题为《关于<理想国>(Jowett译本)第十卷中“Necessity”一词的解读》的报告中,对《理想国》英译本中的Necessity一词进行了解读。他认为,“Necessity”实即“因果律”(causality),“necessity”和“causality”是同义词。威廉williamhill体育博士研究生王钧哲以《难题和反诘法——论苏格拉底的哲学探究活动的积极作用》为题做了报告。在报告中他认为,从过程来看,苏格拉底的探究开始于无知或困惑。这种探究往往伴随着难题所产生的自我悖谬。解析难题并尝试回答难题的方法正是反诘法,但反诘法的展开并不能一劳永逸地通往和保证真理,它只能展示出真理作为哲学探究活动的调节性理想的特征。
在每一场次会议报告结束后,本场次诸报告人均接受了来自与会学者的提问,并进行了友好回应和讨论。在此模式下,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进行。在研讨会闭幕式上,陈治国教授一方面对各位学者的积极参与和专业讨论表达了感谢,另一方面对本次研讨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孙伟先生展望了经典诠释与中西比较哲学的未来,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为这项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至此,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文:买买提依明
审:陈治国